柯橋,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更是時尚“布”凡的紡織之都。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紡織貿易集散地,一個依托“一塊布”創出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中國輕紡城成立于1988年,前后經歷三次轉型升級過程,從自發形成的“一條河邊布街”開始,發展到初具規模的“輕紡市場”,再到如今建設現代化的“國際紡織之都”,走過了一條鳳凰涅槃之路。如今的輕紡城市場已形成倉儲物流區、原料交易區、面料交易區、創新發展區、國際貿易區等“東西南北中”五大市場格局。
上世紀80年代初,不少百姓在輕紡企業較為密集、交通相對便利的柯橋,擺攤設點,坐地銷售,慢慢形成了一條河邊的布街。一大批兜售布匹的船家操著濃重的紹普話,在一條臨河長不過四五百米的狹長小街,與外來商賈討價還價。1985年7月,原紹興縣在柯橋西側投資建造一個占地3500平方米的棚屋式“柯橋輕紡產品市場”,內設門市部77個、攤位89個。第一代輕紡市場應運而生,紡織業正式興起,這也是中國輕紡城的雛形。
1987年,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決定,易地建設多功能、封閉式的“紹興輕紡市場”,并把此列為政府十大實事工程之一;1988年10月1日,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200平方米、總投資660萬元的“紹興輕紡市場”建成開業,成為當時浙江省最大的室內專業市場。
30多年來,中國輕紡城堅持以開放的理念辦市場,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2006年以來,原紹興縣先后啟動東升路市場、服裝和家紡市場、坯布市場、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升級改造等政府性投資主體市場建設。大規模的市場建設,使中國輕紡城的容量不斷擴大,市場總面積由2005年的110萬平方米,擴展到2018年總建筑面積達390萬平方米。
在市場區域不斷擴大的同時,商戶數量也在同步增長。市場群注冊經營戶由1988年的400余家,到2005年底的7900余家,再發展到2018年營業用房2.8萬余間、市場群注冊經營戶30648家。成交額也屢創歷史新高:2008年,中國輕紡城市場成交額繼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全年總成交額高達352.74億元,首次破300億元;2013年,中國輕紡城市場首次邁入千億元“俱樂部”,成交額達1105.03億元;去年,中國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1808.38億元,同比增長10.1%。
從“水街柯橋”到“絲路柯橋”,深層對接“一帶一路”。30多年來,中國輕紡城堅持以開放的姿態發展貿易,從“一條河邊布街”起步,將柯橋紡織品推向世界各地。目前中國輕紡城日客流量10萬人次,是1988年中國輕紡城成立時的11倍,其中境外采購商日均達1萬人,另有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常駐外商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