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的質量控制要點鉆孔灌注樁是樁基礎中常見的一種基礎形式,廣泛應用于房屋建筑、水工建筑和橋墩基礎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鄰干擾小、承載力大等優點。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既有測量工作,又有機械操作、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種工作,可謂工程種類繁多,TRANBBS技術含量高,影響因素多。
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樁位偏差過大、孔底沉渣偏多、鋼筋籠上浮、樁體混凝土離析、斷樁、夾泥等質量問題,這些質量問題往往使成樁難以滿足TRANBBS設計要求,且補救困難,不能完全通過事后檢查來判斷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強施工準備、成孔、清孔、下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全過程中各環節的質量監控,采取各種有效預防措施,才能保證或提高鉆孔灌注樁的成樁質量。
1 質量控制依據和質量控制目標 1.1 質量控制依據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依據下列文件進行:①合同文件;②設計圖紙及技術要求;③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④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⑤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和GB50007-2002)。
當某一技術指標在上述各文件中相互不一致時,要確定一種作為工程的執行標準,一般來說,應優先考慮合同文件的規定。 1.2 質量控制目標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必須達到以下幾個目標:①成樁過程各項指標,包括樁位、樁長、樁徑、孔底沉渣、終孔垂直度及成樁材料質量等能滿足設計要求;②預留混凝土試塊強度滿足規范要求;③樁身完整、勻質,連續性好,無夾泥、斷樁等缺陷;④樁極限承載力滿足規范規定的驗收指標。
2 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準備 2.1 施工工藝流程 鉆孔灌注樁由于使用鉆孔設備不同施工工藝流程也不一樣,現以沖擊鉆或循環鉆機成孔為例來展開討論。其主要施工工藝流程為:平整場地→測定孔位→埋設護筒→鉆機就位→鉆進成孔→提鉆→第一次清孔→檢孔→制作鋼筋籠→吊放鋼筋籠→下導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導管→成樁。
2.2 施工準備 2.2.1 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程序 鉆孔灌注樁樁基工程,首先要作試樁試驗報告,其監理應包括下列內容:①審批試樁申請報告;②審批試驗工藝;③施工階段驗證詳細勘探;④試驗核定指標;⑤監理旁站,檢查試樁施工;⑥施工單位編寫試樁結果報告。
其次應審批施工單位的樁基分項工程開工報告,其監理應包括下列內容:①人、材料自檢記錄、機械設備審核;②試樁總結報告審核;③設計、圖紙對比試驗的審核;④監理材料抽檢試驗。
再者應做好現場開工前的準備,其監理包括下列內容:①施工單位進行測量定位自檢,監理審核;②護筒埋設檢查、測量復核、監理旁站;③泥漿池、沉淀池的檢查;④檢查水泥、骨料、水質及其它添加劑數量,其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范要求,是否與批準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報告的材料相一致;⑤檢查制作鋼筋籠的鋼筋型號、種類、數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鋼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范要求,有無埋聲管等地址:地產互動資源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