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樓林立,仿佛是在一夜之間冒出的許許多多高層建筑。對于這些建筑的施工,在法律上也有對其的相關規定,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以下砌體結構工程質量驗收的相關規范。
什么是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是指墻、柱作為主力支撐建筑,而墻、柱是由各種磚、石、小塊和砂漿砌筑而成的。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有哪些?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中對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有如下幾點規定:
第一,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有證明其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資料,如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型式檢測報告。建筑所用材料如塊體、水泥、鋼筋、外加劑,應有其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不能使用國家規定已經淘汰的材料。
第二,工程施工前,應編制相關事宜的施工方案,以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
第三,砌體結構應以基準控制點為標準確定標高、軸線。
第四,砌筑基礎構件時,為保證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應校核放線尺寸。關于允許的偏差范圍做出如下規定:以長度或寬度作為標準,長度或寬度小于等于30米的,允許偏差在5毫米以下;大于30米小于或等于60米的,允許偏差在10毫米以下;大于69小于或等于90米的,允許偏差在15毫米以下;大于90米的,允許偏差在20毫米以下。
第四,所有位置的模板應拆除干凈,如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中的模板這些,不能有雜物,如砂漿、塊體、碎渣等;
第五,砌體順序有如下幾條規定:
一、如果基底標高不同,砌體的順序就是從低的地方開始砌,從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搭砌。
二、如果砌體轉角處和交界處不能同時砌筑,要按照相關規定留搓、接搓。
第五,臨時施工洞口的側邊應該距離交界處的墻面大于或等于五百毫米,并且洞口的寬度應小于或者等于一米。
第六,設置腳手眼不能在以下幾個墻體或者部位:
一、墻體包括一百二十毫米厚墻、清水墻、料石墻、輕質墻體、夾心復合墻外葉墻,柱子包括獨立柱、附墻柱;
二、創間墻的寬度小于一米的;
三、對于門洞兩側以及轉角處砌體范圍,門洞兩側砌體三百毫米,砌體砌體兩邊毫米范圍內以及轉角處砌體六百毫米、其他氣體四百五十毫米范圍內的都的不設腳手眼;
四、量或梁墊左右下五百毫米范圍內;
五、因某些原因導致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如施工不安全等。
第七,補砌腳手眼時,要及時清除其內雜物,如砂漿、灰塵;
第八,每次砌完一層樓或者基礎后,要校準砌體軸線和標高。需要矯正的,軸線可在基礎頂面或樓面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校正,標高的校正則應該由校正上部砌體灰縫厚度來完成。
第九,砌體頂面用來擱置預制梁、預制板的,應使其平整,保證其標高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