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邊的房子防止噪音的方法:
1.裝雙層玻璃隔音。雙層玻璃大概有40%左右隔音效果,中間空氣間層會有減震作用,使傳到內層玻璃的振動減弱,從而起到雙層玻璃隔音的效果。
2.選擇隔音的窗簾。電影院和高級賓館都常用隔音窗簾,其隔聲量約有20分貝,使用隔音窗簾,盡量減少一些噪音污染。
3.路邊種植多葉枝密的樹木,陽臺上也種植一些枝葉茂密的綠色植物。綠色植物可以美化環境和減低噪音,因為植物對聲波有吸收和反射的作用。有資料顯示,70分貝噪音,通過40米寬的林帶可以降低約10-15分貝噪音污染呢。
4.聲音干擾。我們都知道下雨天是很適合睡覺的,我們就可以同雨聲、水聲來替補噪音。又或者白天和晚上對比,白天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我們反倒不覺得有多吵,反而是晚上夜深人靜之時,某些聲音就顯得特別讓人不舒服。因此,我們就可以選擇打開自己喜歡的音樂,用其他的聲音混雜在一起,通過聲音的相互影響,減少討厭的噪音影響。
拓展資料:
防治管理
為了防止噪音,我國著名聲學家馬大猷教授曾總結和研究了國內外現有各類噪音的危害和標準,提出了三條建議:
(1)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噪音的允許值在 75~90 分貝。
(2)保障交談和通訊聯絡,環境噪音的允許值在 25~50 分貝。
(3)對于睡眠時間建議在 35~50 分貝。
我國心理學界認為,控制噪音環境,除了考慮人的因素之外,還須兼顧經濟和技術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須考慮噪音源、傳音途徑、受音者所組成的整個系統。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針對上述三個部分或其中任何一個部分。
噪音控制
(1)降低聲源噪音,工業、交通運輸業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噪音源的運動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體發聲體的振動)。
(2)在傳音途徑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傳播,改變聲源已經發出的噪音傳播途徑,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護,在聲源和傳播途徑上無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聲學措施仍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需要對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護措施,如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隔音耳塞、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防治辦法
(1)營造隔音林
(2)將噪聲污染嚴重的企業搬離市區
(3)源頭處預防,傳播過程消減
噪音控制在技術上雖然已經成熟,但由于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規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業和場所為數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問題上,必須從技術、經濟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權衡。目前國內已經有這方面噪音治理先進技術的企業及事業單位:如清華大學建筑物理實驗室,司等在噪音治理與振動控制行業領域做出比較突出貢獻。當然,具體問題應當具體分析。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強度要低;庫房或少有人去車間或空曠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總之,對待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性質與不同持續時間的噪音,應有一定的區別。